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3个月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过百万

2018-12-23 20:32

 新京报讯(记者 王巍)随着今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成立,线上开庭已经离当事人越来越近,而新的取证、存证的技术也随之产生——22日下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称,由该院主导,与国内领先区块链产业企业共建的电子证据平台天平链,运行3个月以来在线证据采集数据已超过100万条。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天平链进行了存证,截至目前存证材料数已达187623条,验证证据文件316个。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通报天平链建设情况。法院供图
 
 
“天平链”三个月存证达18万余条
 
 
2018年9月9日,随着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互联网审判模式普遍被采用,证据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子证据由于易变性、易改无痕等特点,会导致涉网案件存证难、取证难。
 
 
北京互联网法院就此建设了“天平链”平台。“天平链”是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百度公司、信任度科技公司等国内领先的区块链产业企业共建的电子证据平台。
 
 
在司法实践中,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
 
 
根据发布,天平链运行3个月以来,已有生态包括版权、著作权、供应链金融、电子合同、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
 
 
司法区块链节点建设共17个,完成24个互联网平台或第三方数据平台和存证平台之间的应用数据对接。截至到12月22日,天平链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100万条。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天平链”进行了存证,截止目前存证材料数已达187623条,验证证据文件316个。
 
 
区块链存取证据费用低
 
 
司法实践中,天平链已经表现出很多应用方面的优势。一是验证程序上更高效。与传统的取证程序相比,天平链存证相对更加简洁,对于区块链平台存证的安全性、可信度的审查前置,对于证据是否一致性都可以通过后台的技术支持进行检验,法官可以省略掉对于取证程序是否可靠的检验。
 
 
二是取证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由于电子诉讼平台会直接进行标记,实现技术与法律相分离,因此呈现在法官面前的是一份已经经过校验的证据,证据的真实性基本没有问题,法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证据所体现的事实方面。
 
 
三是使权利保护更易实现。由经与当事人了解情况,采用区块链存证、取证的费用较传统的取证费用低,而且可以自行操作。
 
 
基于上述特征,天平链的建设促进了司法信任体系构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有先进技术支持,能够确保数据真实性、保护用户隐私、逐步实现互联网空间的治理法制化,这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体现。
 
 
新京报记者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