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中国人都逃不过的病,不只是因为吃辣

2024-01-03 10:43

 大过年的,就不要让“菊花殇”了

 
 
每年春节,忙碌的除了餐桌上你我的嘴,还有医院肛肠科的门诊。
 
在微博上,用「痔疮+过年」搜索,可以看到无数人吐槽「过年在家,屁股开花」。还有肛肠科的医生形容这一现象为:
 
「休眠的火山,在春节后集中爆发」。
 
可是,为什么大家平时好好的,一到春节就犯痔疮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先看看暗地里有多少人在受痔疮之苦。
 
菊花易殇,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
在肛肠疾病宇宙里,痔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一个包含了 4 万多名我国成年城市居民的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肛肠疾病发病率为 51.14%,其中痔的发病率就占了 50. 28% [3]。
 
你根本不知道春节跟你一起快乐搓麻将的「麻友」们,可能正偷偷夹紧菊花,忍受痔疮带来的阵痛。
 
 
 
谁懂了,谁痛了 / Pixabay
 
痔疮的民间传言不少,什么「十人九痔」、「十男九痔」,都是瞎说——在得痔疮这件事上,男女平等。
 
调查数据中就显示,男性患病率 51.43%,女性 50.80%,差距其实并不大 。
 
另外,25 岁 ~ 64 岁相对都是患病的高频年龄,平均患病率在 51% 到 54% 之间,在这 40 年的区间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年轻人患痔疮的概率虽然略小一点,但在痔疮面前并没有太大优势。18 岁 ~ 24 岁之间,男性患病率为 45.88%,女性患病率为 43.20% [3]。
 
说白了,在你离开学校之后,不管你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还是即将准备退休的大叔阿姨,你们患上肛肠疾病的概率是相似的。
 
其实,大家一直说的痔疮,指的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组织团[1]。
 
翻译一下,就是菊花里侧形成了团块状的组织。
 
它会让你便血、并感到菊部不适。如果痔疮比较严重的,除了痛感强烈,影响生活,还会出现痔疮脱垂,冒出体外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慢性贫血、甚至直肠坏死、癌变[2]。
 
而当一名有痔青年终于决定去治疗,他们眼中的医院肛肠科,则成了一个「充满了屈辱与自由的地方」。
 
脱裤子脱到麻木倒是小事,一场痔疮手术后,不光便便痛苦依旧,连嘘嘘也会痛。
 
毕竟,菊花不仅易殇,并且还很敏感。
 
如开头所说,痔疮就是长在尊臀上的一座休眠火山。
 
痔疮是一种慢性病[4],它的形成周期比较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便秘五天马桶上的你可能感觉到了自己有点痔疮的症状,但过两天又像啥事儿没有了一样。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痔疮就已经形成了,只是它还没有找到一个「引爆」的契机。
 
春节期间,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疯狂熬夜、暴饮暴食、荤腥不忌,于是春节后的一段时间,都是肛肠疾病的高发期,在业界还有肛肠疾病爱「拜晚年」的说法。
 
另一个时间节点是大年十五过后,还会迎来又一波患者,他们往往是不够重视,把过年期间的小病拖成了大病的一群人[5]。
 
春节痔疮发作,一多半人是吃出来的
「宁愿屁股流脓,不让嘴巴受穷」,说起春节痔疮发作,吃,就是一个最大的隐患。
 
回了家睡到中午不吃早餐、顿顿吃撑就不说了,过年期间,每个人都至少要吃三顿年夜饭,分别在大年三十、初一和初二——剩下的两顿是剩饭剩菜。
 
而我们的年夜饭,往往都是大鱼大肉,肉类的比例上去了,果蔬的比例自然就下降了,纤维素的摄入在过年期间,很有可能处于极度不足的状态。
 
春节,好不容易有一大段时间可以瘫在家里,我们还很容易忽视喝水。尤其是南方的孩子,冬天喝凉水跟吃冰没多大区别,我们很容易抗拒喝水。
 
此外,大家过年还会跟亲戚、朋友聚餐。而聚餐,我们选择的往往还是火辣的火锅,在聚餐的时候,啤的白的,一年没见的发小,可没功夫跟你来客气的。
 
而以上这些春节的饮食习惯,其实统统都会让你离患痔疮更近一步。
 
 
 
火锅文化盛行的四川,肛肠医院都比其他地方多 / Pixabay
 
另一则调查了近 7 万成年人的饮食习惯的问卷数据显示,每天定量喝水、日常蔬菜和水果摄入频率越高的人患肛肠疾病的概率就越低,而经常摄入高肉类、高脂肪、辛辣食物的居民患病率较高。
 
举例来说,每周吃果蔬连一次都不到的人便血比例为 26.90%,而每天都吃果蔬的人这一比例就下降到了 18.62%。而在牛羊肉等畜牧肉类方面,基本不吃的人便血比例为 19.10%,每周有三天以内在吃的人也仅为 20.45%,而每周吃 4 ~ 6 天的人这一比例就直接上升到 35.70% [4]。
 
在这之中,有些饮食习惯并不是直接对菊部造成影响,而是通过影响我们的排便情况,如便秘、腹泻等,间接地造成痔疮发作[6]。
 
有些人,猛地吃喝几天,肠胃遭不住,也跟着拉肚子几天。
 
长期的腹泻会使肛门经常受到不良的刺激,增加其压力,久而久之可导致肛门静脉血管扩张、充血等,进一步发展而诱发痔疮。
 
要知道,不仅嘴能感受到辣,菊部地区也可以。当我们的身体受到过量的辛辣刺激,就会引起腹泻的症状[7]。
 
除了辛辣的食物,经常性大量饮酒也会对直肠、肛门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肛门血管充血,诱发菊部的疼痛,甚至造成痔疮[8]。
 
而还有些人,春节期间吃了睡,睡了吃,便秘了好几天。
 
便秘更为可怕,简直就是痔疮的小弟。一则在山西省肛肠医院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便秘会使肛肠疾病的患病可能性增加 11.96 倍。
 
便秘时,大便干燥,长期压迫肠壁,导致直肠静脉回血受阻,另外还会会延长排便时间,排便时过于用力还会增高腹压,妨碍静脉血液回流,最终导致导致痔疮[9]。
 
像牛羊、鸡鸭、鱼肉这样高脂高蛋白的肉类的摄入量过高,富含纤维素的果蔬摄入过少以及水喝少了,都会阻碍胃肠道消化、蠕动,使粑粑在肠道中停留更长的时间,变得干燥,导致便秘[4]。
 
另外,高蛋白高脂肪会促使分泌更多的胆汁,在肠道中会部分转化为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容易引发大肠癌等其他更严重的疾病[9]。
 
而饮水不只有助于肠胃消化、通便,还可以帮助血液稀释,提高代谢,缓解肛肠疾病的发生[4]。
 
最后,也是大家最无法避免的,就是春节期间的饮食极不规律的情况。除了丰盛的正餐,我们还会吃大量的零食,肠胃在这样不规律的饮食,甚至是暴饮暴食的情况下,容易对我们的肛肠带来额外的刺激。
 
这些春节习惯,痔疮天天见面
很多人会以为,痔疮都是因为「不忌嘴」,吃出来的。但实际上,一些久坐久站的生活习惯,也是痔疮患病的高危因素。
 
每年春节,微博上关注的肛肠科医生都会发出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温馨提醒:不要坐在马桶上扫福!
 
坐在马桶上翻看杂志、峡谷开黑很爽,但长时间蹲坑这件事,真的可能让你的菊花压力倍增。
 
在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还显示,排便习惯对肛肠疾病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不良排便习惯与肛肠疾病患病率的关系 / 网易数读
 
除了是否定时排便与肛肠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关联外,排便的时长、排便时用力过猛、忽视或抑制便意都与患上肛肠疾病存在显著关联。
 
以排便时长为例,蹲的时间不超过 5 分钟,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 44.41%;而蹲坑 10 分钟以上,患病率就上升到了 63.97%;如果平常排便时间都在 30 分钟以上,那患病率就达到了 68.52% [3][10]。
 
这意味着排便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的人群里,近 7 成的人都有肛肠疾病。
 
总而言之,春节期间,疼爱一下自己的菊花吧,不要成为马桶战士了。
 
除此之外,便便时用力过猛、较少出现便意等都会对肛门造成不良的刺激,诱发痔疮。如何科学拉屎真的是门学问,建议你认真自学一下。
 
除了峡谷开黑,另一个过年必备活动,就是打麻将。
 
这一打就是一整天,除了上厕所,屁股几乎不会挪动。此外,还有春节自驾高速堵车、在沙发上坐一天……
 
这些春节期间的各种久坐行为,也让你的菊花压力倍增。
 
这是因为不管是久坐还是久站,都会让人体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 都很容易出现直肠的静脉回流困难,盆腔内血液淤积,肛门粘膜充血。这也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蠕动功能,导致便秘,最终引发痔疮的形成[9]。
 
另外,缺乏运动,也同样是肛肠疾病的风险因素。
 
但如果,你说打麻将也是一种运动,那,算我输。
 
 
 
菊花很美,但也很脆弱 / Pixabay
 
春节,如何预防「后股之忧」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春节容易犯痔疮了,那怎么才能避免犯痔疮呢,建议大家从下面这四点开始提高重视,避免成为不幸的有痔之士。
 
(1)注意饮食
 
饮食习惯与肛肠疾病相关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脂肪要适量摄入,达到均衡、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饮酒。
 
(2)不能久坐久站
 
避免久坐、久站、久蹲,要经常变化体位,特别是办公桌前、沙发上、车上久坐了之后一定要站起来走走,活动活动身体。另外,要适度、规律地运动,促进身体机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率,帮助放松心情。
 
(3)预防便秘,养成好的排便习惯
 
出现便秘情况要及时调整,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日常生活中要尽量缩短排便时间,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有便意要及时排便。
 
(4)平时记得提肛,或许真的有效
 
在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次对照试验中发现提肛可以减短痔疮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说明提肛确实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和扩张,预防痔疮复发。提肛也作为出院后建议每天坚持锻炼以减少肛门直肠疾病复发的辅助手段[11]。
 
既然预防复发可以做,那么预防第一次发作,提肛或许也真的能发挥作用。今天,你提肛了吗?
 
本文科学性已由女王大学病理及分子医学硕士伍丽青审核
 
参考文献
 
[1]王生晋. (2013). 痔疮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5), 2.
 
[2]孟玮. (2011). 痔疮的形成、治疗及预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5(7), 2.
 
[3]江维, 张虹玺, 隋楠, 李荣, & 严常开. (2016). 中国城市居民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32(10), 4.
 
[4]阿米娜·胡马尔, 燕虹, 李十月, & 周璐. (2018). 成年人饮食习惯与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发生风险的调查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1(8), 6.
 
[5]陈伯强. (2016). 吃喝玩乐太嗨 当心肛肠疾病“拜晚年”. 人民网.
 
[6]彭顺清. (2011). 痔疮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4(11X), 2.
 
[7]汤小龙. (2010).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
 
[8]李胜. (2014). 痔疮的发病与治疗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 12(1), 2.
 
[9]史飞, 张爱莲, 崔婧, & 曹文娟. (2012). 肛肠疾病患者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中国药物与临床, 12(8), 3.
 
[10] 田振国,& 陈平(编). (2015).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武汉大学出版社.
 
[11]袁昌翠, & 史晓芳. (2015). 提肛肌训练在减少痔疮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40(7), 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好好生活事务所”(ID:ymsn2019)